基层部队这样参与军民融合
融合度究竟怎么样
全看参与度高不高
01
基层部队参与军民融合的实践,一定蕴含着战斗力提升的力量源泉
02
基层处于政策落实的末端,国家战略推进的前沿。基层部队对军民融合参与度,事关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和军队历来重视发挥基层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说,军民融合效果怎么样,基层部队官兵的感受最为深刻,也最有发言权
03
打开基层部队这扇窗,感受基层部队参与军民融合的智慧,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幅火热的画面:基层官兵积极更新观念,在“融”字上下功夫、做文章,融合理念日渐深入官兵内心,融合实践逐渐结出累累硕果,融合成就日益服务强军事业
双动力砼搅拌运输车带来新变化
融合每走一小步
战斗力就迈一大步
“混凝土运输采取柴油动力,装卸作业使用电力驱动,这款油电混合动力砼搅拌运输车就是好!”
3月中旬,火箭军某基地某旅工区国防施工现场,机械连操作手、四级军士长蔡雨祥首次驾驶刚配发的一款“双动力”砼搅拌运输车执行坑道内被覆施工任务,就对新型装备竖起大拇指。
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装备使用经验的“行家里手”,在蔡雨祥眼里,跟前的“新搭档”——“双动力”砼搅拌运输车,可谓军民融合的可喜成果之一。
以往,部队基地配发的砼搅拌运输车采用柴油动力,装卸过程中发动机一直空转,排放大量有害气体的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大嗓门”。地下施工作业的封闭环境中,对官兵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地方,众多大型砼搅拌车生产企业还没有该型装备。“理想中的这一款砼搅拌运输车在国内实属空白,如果能够研制成功,不但能改善部队施工作业环境,保证战斗力,也能给地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当初提需求时,基地司令员康建国说。
这样强军利民的好事,应当紧抓快干!部队迅速成立新装备研发小组,数月分析论证后,一份油电混合动力砼搅拌运输车研发方案新鲜“出炉”。地方,6家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同台竞技,择优下“订单”。经过军地双方多次论证,去年底,新装备在中标公司车间顺利下线。
如今,工程部队施工现场,穿梭于各个施工区域,“大嗓门”们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军地联合研发的绿色、节能、环保的新型油电混合动力砼搅拌运输车。官兵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施工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听到军士长蔡雨祥一番肯定的话语,承制单位某集团公司代表刘经理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自家产品获得一线官兵肯定,对巩固军品市场、进军民品市场,更多了几分底气。
损害官兵健康,说到底折损的还是部队战斗力。感受新型装备带来的变化,蔡雨祥深有感触地说,军民融合发展每走一小步,部队战斗力就会迈一大步。
基层部队军民融合怎么搞?既不浮于表面,也不吊高胃口。对照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越来越多的部队意识到,关键在于深挖战斗力短板,有效提出部队需求。敢不敢提需求、能不能提需求、会不会提需求,往往成为制约基层部队参与军民融合的一个“通道入口”。
官兵不站死哨带来新感悟
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不是“喊”出来的 是“干”出来的
“军民融合,目的之一是要把拖累战斗力的‘包袱’甩下去,把练兵备战的主业扛起来!”
体验科技创新在执勤中的高效作用后,武警南阳支队唐河中队指导员王文登对军民融合有了更深一层认知。
今年初,支队党委把科技强勤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积极作为,主动协调,将支队“智慧磐石”工程纳入地方“雪亮工程”建设内容——“技防”代替“人防”,官兵不再站“死哨”。
“如果把哨兵撤下岗楼,该如何有效掌握执勤目标动态,提升情况处置效率?”带着疑问,支队多次邀请地方信息技术专家论证探讨,依托地方优势科技企业,着力构建监区三维全景立体地图,打造立体防控体系,确保部队能时时掌控监区动态。
昔日,习惯于依靠“人看人”,哨兵在探头下站“死哨”、上“死勤”问题比较突出,哨兵的执勤状态和目标动态,上级不能有效掌握。“遇到部队执行任务、集训时,官兵执勤压力很大,不是在执勤就是在准备执勤,部队正常训练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对比前后变化,作训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现在,科技应用实现了对执勤动态的直接掌控,直接催生了对实际执勤动态的关注点转变。
他们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就是要把大量盯守任务交给机器,逐步建立机器盯着态势、人盯着机器的全新执勤模式,把能够用科技手段代替的哨位逐步撤下来,把哨兵从繁重的站岗放哨中解放出来。
随着科技强勤逐步推进,官兵们发现,执勤部署逐渐优化,执勤压力也会一定程度释放,每名官兵将有更多精力投入练兵备战中去,不断累积打赢实力,实现战斗力的良性循环。王文登的直接感受是,官兵们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得到进一步拓展,小想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不断涌现,官兵参与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持续创新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与之相应,主动发现、培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捕捉军事执勤工作发展潜在增长点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军民融合带来执勤方式的逐步变革,推动执勤工作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转变。感悟科技强勤带来的新变化,许多官兵由衷感慨: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还真不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在科技兴军的探索实践中,“重人轻技”观念如影相随,各种科技手段上了很多,却始终不敢把哨兵撤下来。现在,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新科技将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取经”地方航空公司引发新思考
告别浅层次打转转
要有“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当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今天,强军梦的实现,也离不开扎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沃土,人民战争的思想永远不过时。
前不久,地方一家航空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师团两级训练、安全、装备等部门骨干,他们同地方航空公司专家共同研究提升某型运输机训练质效和安全工作品质等方面的有效办法。
这只是西部战区空军某师借力地方资源加快战斗力生成的一个缩影。从飞行人员与设计人员、试飞员与工厂一线人员面对面交流,到分批组织飞行人员赴民航企业参观,借助民航信息化模拟机进行机长预培养,再到军地协作研发升级虚拟和模拟辅助训练系统……新机长培育的全员额、全过程、全要素,“一体化”的大民航理念贯穿始终。
基层部队参与军民融合最忌在浅层次上打转转!
有人把参与军民融合比作跳高,跳得稳妥适当,必须跳得高、落得实,不能放空炮;同时又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有压力、有动力,不断摘取高枝上的果实。
参与军民融合,首先要勇于跳起来。这个对基层部队来说,是战斗力提升的硕果;对企业来说,是分享国防经济的成果。摘到这个“桃子”着实不易,不费力气,踮踮脚尖就能实现目标,舒舒服服就能完成任务,那样容易使人容易满足于浅层次的融合,停留在低水平的融合,背离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初衷。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军地双方都必须跳出新的高度。西部战区空军某师的军民融合实践,可谓一个“跳”起来的生动实例。
“基层就是基础”,依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主席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军民融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越来越多的基层部队强烈感到,参与军民融合要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容不得半点虚假,只有以钉钉子的精神,鼓足“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干劲,才能积小为大,步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