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路径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唯有实施非对称创新,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谋划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
我国已有的科技创新体系,成型于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当今世界高度开放活跃的网络型创新体系很难适应,必须放眼世界创新发展的新方式,突破传统渐变式系统,重塑现代多元多点多方式的新型创新体系。
强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国家战略支撑体系。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探索目标相结合,加强对关系全局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品产业创新的整体水平。围绕涉及长远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明确阶段性目标,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产业技术进步积累原始资源,增强源头供给。
构建应对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预警体系。颠覆性技术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博弈的制高点,是重塑行业竞争格局的重要驱动力,主动布局颠覆性技术则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增强核心竞争能力、龙头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加强对颠覆性技术替代传统产业拐点的预判,高度关注可能引起现有投资、人才、技术、产业和规则“归零”的颠覆性技术,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在信息、制造、生物、新材料、能源等领域,特别是交叉融合的方向,加快部署一批具有重大影响、能够改变或部分改变科技、经济、社会、生态格局的颠覆性技术研究,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竞争优势。
形成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模式创新。要为企业技术方向和路线的选择,为技术载体之企业在组织、文化、资源配置上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设计。要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设施,拓展数字消费、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
建立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新机制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强有力举措,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动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加强科技创新“放管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转变,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双轮驱动、形成相互融合、相互激发的良好态势,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和科研“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和经费滚存使用,科技计划项目可常年接受申报,分季度评审资助并逐步过渡到常态化,取消申报负责人年龄和职称限制,放宽申报限项,降低申报门槛,让科研人员的好项目能及时得到资助,掀起科研人员投身科研活动的新热潮。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创新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建立起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有利于实现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要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机制,既支持“顶天立地”的大型创新领军企业加强基础前沿研究,也鼓励“铺天盖地”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源源不断地探索创新创业,主动试错,提升创新创业的总体成功率,促进重大创新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
打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打通“创新链”的过程,历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和接续环节都存在不同的运行规律、制约协同创新的瓶颈和要素配置的障碍。要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大力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创新型衍生公司,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坚持将需求牵引和创新驱动相结合,形成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到产品、到商品创新的转移转化,推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跃升。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让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放大社会生产力的乘数效应,促进知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价值实现。
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道路。我国的区域创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北京、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省市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列。高新区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形成新动能的高地,成为吸引人才、技术和新兴产业集聚的乐土。要继续坚持创新要素配置的市场导向,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支持公共技术服务、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积极作为,建设一批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最终形成有吸引力的区域创新环境,走出有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营造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既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也有利于创新主体的高效联动、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市场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优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激励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实施激励创新的税收政策、后补贴政策、奖励政策、采购政策等普惠性政策,又要确保各项政策可操作、能落地,使创新主体与风险投资相互依存、相互激励、协同共生。
创造顶尖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在生活方面,要给予顶尖科技人才及其团队最大限度的便利,使他们能够安心、专心、尽心于创新活动。在信息方面,要给予顶尖科技人才充足的国内外交流便利,能够与全球科研与创新网络有效链接。在科研投入和评价方面,要给予顶尖科技人才及其团队“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资本”和宽松氛围。
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观念,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加快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