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参军”最具潜力的三大领域在哪里?
军民融合不只是“民参军”社会服务也不是“民参军”
——王迩迪
一个概念的作用有多大?
不难想象,
如果不是借助“商品”这一特殊概念作为逻辑起点,
马克思的《资本论》又何以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当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的时候,民企热情得到空前激发。毋庸讳言,不少人对军民融合还处在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地步,以致于出现了一些概念的混淆。譬如,一提军民融合就是“军转民”“民参军”,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其内涵丰富,涉及领域也极其广泛。概括地讲,至少包括12个领域。
传统行业(融合潜力巨大)包括6个方面:
①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
②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
③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④军地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
⑤社会服务和军事后勤统筹发展;
⑥国防动员现代化建设。
新兴领域(军民共用性强)也包括6个方面:
⑦海洋;
⑧太空;
⑨网络空间;
⑩生物;
⑪新能源;
⑫人工智能。
从上述两个维度审视,有助于我们回归基本常识——“军转民”“民参军”尽管属于大有可为的重点领域,但也只是军民融合这个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对许多亟待补课的民企人士而言,一种理念务必明确:军民融合不只是“民参军”。
同时,从严格意义上讲,许多不需要军工“四证”的军选民用、框架采购的为军服务,属于“社会服务和军事后勤统筹发展”,也不宜称作“民参军”。民企人士务必同时确立这样一种理念:社会服务也不是“民参军”。
火箭军司令部军研部研究员 杨承军
其实叫什么不叫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两种理念互补,构成对军民融合这一概念科学、完整、准确、全面的理解,这实际上也对习惯上认知误区的一种纠偏和匡正。正是基于此,我们郑重推荐火箭军司令部军研部研究员、中国核战略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承军的重要见解:
“民参军”不容易,要有耐性;
“民参军”大有可为,要瞄准最具潜力的三大领域。
“民参军”路在何方?瞄准最具潜力的三大领域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正在加速落地,民营企业“参军”积极性不断提高,也持续带来自下而上的投资机会。7月26日,在2018“凤巢会”暨中国首届军民两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火箭军司令部军研部研究员、中国核战略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承军表示,“民参军”不容易,要经过很多道程序审批,可能一两年都见不到效果,也需要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所以要有耐性,相信一定会产生超过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前,在“民参军”方面,企业层级较低,大部分产品还是部组件,做到系统级的比较少。杨承军指出,民营企业有些技术和产品可能很先进,但不一定是部队所需要的,即使需要,也不一定就用这个企业的产品。在他看来,民营企业必须主动作为,深入调研,真正弄清楚军队需要什么,哪些才是军队建设和未来作战的亟需,自己的产品有哪些优势等。
“民企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界面、融入性和兼容性,要与军队现役的武器系统或保障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此要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杨承军坦言。
军工供货体系,国防信息化、装备制造与新材料被认为是“民参军”最具潜力的三大领域。但杨承军表示,民营企业应该防止出现急功近利和单纯追求盈利的做法,要尝试先把先进技术和产品推广到军队试用,一旦军队认可了、确认有用,就会逐级申报、组织评审并请示列表,这样才能稳步推进军民融合。
谈及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杨承军指出,目前一些产业园分布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同质化严重,可以引进的项目和企业资源十分稀缺。未来,产业园发展一定要明确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