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政策公告  > 行业动态

军民融合与人工智能的双重变奏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时间:2018-09-20 返回

采编札记

优势与短板

中国人适合做人工智能。

权威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国际上43%的人工智能论文出自中国人之手。

中国年轻人数学好、愿意追逐“热门”行业,能够快速培养大批“人工智能工程师军团”。

无疑,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然而,尺之所短寸之所长,优势所在可能恰恰就是短板所生之处。擅长论文,未必擅长实践;追逐“热门”,未必坐得住“冷板凳”……

把准优势与短板的脉,呼唤以国家战略的视野观察这个新兴领域:人工智能。

①767名流浪者的“回家”之路

人工智能是什么

■本报通讯员 王龙伟

乘坐无人驾驶地铁,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2017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燕房线开通。作为国内首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线路,它也是我国第二条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地铁,可自主完成休眠、唤醒、开关车门、折返。如遇障碍物,列车装配的“黑匣子”仅需1.4秒便可启动紧急制动。

无人驾驶,仅是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生活的冰山一角。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而这,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单就手机中的人工智能运用而言,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从手机上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重大变革,人工智能可以用来描述很多东西。

人工智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渗透到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等领域。

今年3月底,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一位民警点开手机中的“核查通APP”人脸识别功能,对着一名流浪受助人员照片“刷脸”。10秒后手机屏幕上出现20名形似人员身份信息,工作人员顺藤摸瓜帮其找到家人。两个多月时间,广东省民政厅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成功帮助767名流浪乞讨滞留受助人员找到家人。

倘若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军民融合与人工智能的双重变奏,人们将欣喜地发现:两者都属于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成果、重大决策和重大举措,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是必然的;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军民融合之路的创新实践,对传统领域的影响又是不可低估的。

“人工智能作为典型的军民两用前端性技术,在国防武器装备领域具有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领导这一判断,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有识之士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不关注人工智能的军民融合,已经不是现代意义上完整的军民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认为,今后几十年中,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军民两用技术。

一些军事专家也敏锐地觉察到,人工智能一旦与武器装备相结合,作战样式变化朝着“无人化”方向加速发展,从搜索发现目标到威胁评估到锁定摧毁,再到效果评估,全程可由人工智能完成替代。

②从核电“数控系统”说起

人工智能干过些啥

■信用体系网课题组 王燕敏

当一个装有人工嘴唇的机器人用小号吹奏出美妙的音乐,当一款“绘画傻瓜”人工智能软件虚构一把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椅子,您是否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或者张开了嘴巴?

自从1956年达特矛斯会议上“人工智能”正式诞生以来,它一直在不断创造奇迹。

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作为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就其实质而言,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甚至某些方面超过人的智能。倘若以强弱等级划分,人工智能包括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譬如Siri等聊天机器人和AlphaGo等下棋机器人,无论功能如何强大,本质上仍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畴。

透过我国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核电技术可以发现,核电领域对人工智能的运用已经走过基础建设、架构建立和应用开发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智能仪表、智能控制器到核电站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建立,我国核电站基本实现了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标配。第二阶段,利用互联网+建立大数据系统,我国实现了对数字核电站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利用。

就目前所处第三阶段即核电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而言,则需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认为,在核电站高放射区域、不可达地区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进行维修,也将为严重事故处理和电站退役创造条件。

以核电领域人工智能发展作为个案,知道人工智能以前干过些啥,就能判断人工智能现在该干啥、将来能干啥。

譬如,在同样属于新兴领域的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人工智能当然大有可为。目前“机器学习”更多地等同于“分类”,未来伴随机器自动“学习”程度的加深和强化,便可从数据自动分析中获得规律进而实现对未知数据的精准预测。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诸如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军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军事后勤等军民融合传统领域,人工智能同样大有可为。就像当年核电“数控系统”一样,起步阶段的人工智能竟然改变了一个行业的整体风貌,传统行业只要热情拥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必定会带来一个个“意外”惊喜。

③假如“小不点”大量投入战场

智能化战争有多远

■本报特约通讯员 仲崇岭

这个“小不点”,让人欢喜让人忧!

去年,在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上,未来生命研究所演示一个体形类似蜜蜂、如掌心大小的小型机器人,因配备了人工智能系统,便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主锁定目标并发起攻击。

这款机器人自己会飞,处理器比人类反应速度快100倍,能识别敌友,即便把脸遮住,它也可以依托神经网络与大数据,通过肤色、性别、步态和声音找到攻击对象。尤为可怕的是,这只是系列产品中的一个,如果被作为团队来训练,它们能穿透建筑物、小汽车、火车,躲避人类、子弹等几乎所有防御手段。

可想而知,这个“小不点”如果大量运用到战场,后果将是怎样!

早在4年前,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就已预判:“机器人在战场上作战,如果今天占10%的话,那么10年以后应该是30%,20年之后应该是40%。”

一年后似乎有了验证。俄军出动机器人集群入叙参加地面反恐作战,对击溃“伊斯兰国”防线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次战争,全球首次战斗机器人集群作战震惊世界。

智能化战争,离我们究竟多远?在有见识的军人看来,有准备,再近也远,到眼前依然处之泰然;无准备,再远也近,真来时必定手忙脚乱。

事实正是如此。人工智能如同一列高速奔驰的列车,当人们还在举目远眺时,它已经呼啸而至。有人预言,人工智能武器将会成为继火药和核武器之后军事技术领域的第三次革命。这也意味着,从空中到地面,从海上到水下,未来战争很可能全是“无人化”作战!

2017年12月,在第五届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一家智能公司制造的世界上最快无人艇亮相,它可搭载反舰导弹雷达诱饵模块,伴随母舰航行,干扰来袭导弹,并能跟踪、驱离和拦截目标,已多次参加海军实弹演习。

有史学家称,阿兰·图灵“炸弹解密机”的发明,让“二战”至少提前两年结束,更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炸弹解密机”成为当今计算机的滥觞,也打开了一扇人工智能的大门。人工智能又能给今天的军营带来怎样的变化,值得每一位不甘落伍的当代中国军人深思!

既远又近的智能化战争面前,军民融合何为?我们欣喜地发现,人工智能已是许多基层官兵爱不释手的热门书籍。

④杨澜为何关注那件灰色T恤

谁来改变人工智能

■本报记者  董  强

那哭泣的场景,深深打动了身为军事记者的我:士兵怀抱着被炸毁、再也无法修复的机器人战友泪流满面。

人与机器能够产生感情吗?

比这更令人惶恐的,是阅读《我,半机械人》的时候。有“疯狂教授”之称的英国考文垂大学常务副校长凯文·沃里克教授,早在1988年就曾将芯片植入手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带着芯片行走的人”。尤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当他在美国纽约握拳的时候,大脑信号通过互联网传到英国,位于英国的那只机械手也随之握拳。

面对这个活生生的“生化电子人”,除了震撼,更多的恐怕还是困惑。

当爱情、生活和战争都自动化了,人类该如何自处?智能时代,人类究竟靠什么胜出?于是,“人机共生”的话题,一波热过一波;“终极智能”的话题,催生了并不终极的思考……相比之下,资深传媒人杨澜对那件灰色T恤的关注更显得意味深长。

杨澜采访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曾担任“谷歌云”首席科学家的李飞飞时,李飞飞那件灰色T恤引来杨澜一番凝视。显然,杨澜关注的是T恤胸前印着的英文:AI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

是啊,谁来改变AI?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尼克·博斯特罗姆教授,在一份关于全球灾难风险的报告中列举了12种主要风险,认为人工智能比核武器、环境灾难这些问题更加严重。

在军民融合从初步融合迈向深度融合的当今中国,这同样是一道必须严肃对待的考题。军民融合,就是要逐步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有了军民融合思维的人工智能,才不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边界”观念地四处撒野,更不会以“纯科学”的名义损害我们的国家利益。

在“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构建中,人工智能一系列探索创新,就能不断为传统领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选择。

2017年9月18日,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在北京开幕。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办军民融合局负责人作政策辅导时,科大讯飞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音转文”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而今,AI3.0时代正大踏步走来,是机遇还是危机?

被誉为“中国声谷”的科大讯飞是否昭示着,如何驾驭人工智能,中国人有自己的选择?中国军队有自己的选择?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