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慢小”黑飞事件频发!!!
随着无人机逐渐由军用品传入民间,成为时尚的消费品和工业生产的工具,无人机所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2018.08.04
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总统在国民警卫队成立81周年庆祝仪式上发表讲话时,突然遭到携带炸药的无人机袭击,造成至少7人受伤。
2018.12
墨西哥
墨西哥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降落过程中疑似受到无人机撞击使机头出现塌陷
2019.01
英国
英国两大机场先后因受到无人机干扰而被迫停航。
2018.12
也门
也门政府军造无人机袭击,造成多名军官伤亡。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每年因无人机侵入净空保护区就有数百起,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无人机扰航已经成为全球民航面临的共同敌人。而除了无人机屡次扰乱民航和活动秩序,真正为全世界敲响警钟的是无人机屡次威胁安全。
政策逐步完善 无人机监管势在必行
在无人机普及初期,针对无人机管控常面临着政策滞后,政府和监管部门往往是在问题集中出现后,制定从上至下的监管政策。
自2015年起,我国相继公布了《民航公安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无人机围栏》、《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等法规、行业标准和意见征询,用于规范无人机的生产和使用。
但由于无人机属于新兴事物,基层部门难以划清责任范围,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和程序,执法依据不足,导致政策实施结果难以满足监管需求,很多地区选择简单禁止无人机飞行,以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与此同时,监管的滞后和查处的困难,使一些无人机爱好者和商家心怀侥幸,破解电子围栏,无视空域管控,非法黑飞。
现阶段,重点区域的反无人机管控仍然是保障局部空中安全的最有效手段。打击“低慢小”黑飞,需要相关政策的完善和针对无人机的反无人机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