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政策公告  > 行业动态

中国的“军转民”与“民参军”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08 返回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国际环境之险恶,恐怕是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很难体会得到的。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开始了在曹县半岛上的战争,而且面对的是蓝星最强的美国为首的十七国联合国军;美军的炮火,给志愿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走上了“重火力,大炮兵”的追赶路线。

朝鲜战争联合国军的坦克

【新中国的工业历程】

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国获得了苏联老大哥援建的156个项目,这些项目基本都是重工业项目,包括钢铁、机械、汽车、飞机、化工、电力、采矿等等,这些工业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也培养了新中国早期的一大批工业人才。 —— 后来虽然和苏联老大哥闹翻,但是这些援建项目成了新中国工业化的种子。

 

一汽的奠基

因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局势,新中国的工业起步,有着浓厚的军民一体色彩,不仅完全偏重于重工业,而且用工农业剪刀差,为城市不断输入廉价农产品,实现工业的原始积累。即使是农业,北大荒、西域的开发,都有很浓厚的军事色彩,尤其是新疆建设兵团,就是一支拿着锄头的军队。

 

期间在中苏、中美交恶的背景下,为了确保国家整体工业安全,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还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是为大三线建设。这是中国发展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这些企业很长一段时期经营发展都相当困难,但是这也大幅度提升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否则改革开放至今,中西部差距远比今天更大。

 

可见新中国早年的工业发展史,其实就是军民一体,时刻准备打仗。这种工业体制,虽然今天从经济效益上来计算并不划算,但是却奠定了新中国站起来的基础——解放后的前面三十年,我们和美帝干,和老毛子干,和阿三干,光脚不怕穿鞋的,“钢不够,气来补”,靠着拳头加外交,重回联合国五大席位。

大三线建设

“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认”,这是一个伟大的论断。没有基础,何来高楼大厦?

【改革开放以后的“军转民”】

在改革开放以后,“全民经商”—— 号称“十亿人民九亿商”,发展就是硬道理。很多原有的军事化工业体制,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于是脱下军装下海成了很多军工企业的选择,也是国家的需要。

 

—— 铁路部门就地转业了铁道兵。军事色彩浓厚的铁路部门,从此成为物流运输和道路建筑行业的排头兵企业,不过铁路部门始终不忘军事传统,中国铁建总部的大喇叭,每天都会播放《铁道兵的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的宣传画

—— 长安汽车就是兵工集团军转民的典范,如今是自主品牌的排头兵,除此之外,北方重卡、嘉陵集团、江南重工、哈飞汽车.......一长串的转型民用市场的军工企业。还有国际上略有点薄名的保利集团,在房地产和军用产业,都干得风生水起。

 

—— 除了军转民的企业,还有大量的退伍军人,转业干部,响应国家号召扑腾下海。这其中有众多的成就卓越者,比如任正非。(当然有人会质疑任的社会关系,但是任身上的军人气质,也是决定性的成功因素)

......

当然,我们那时候的步子迈得太大,几乎就要扯着蛋。那时候竟然走到了“军队经商”的路数上,一直到很多年后才纠偏过来,整个90年代,军队里也是两极分化,有机会捞到的富得流油,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很多人只能选择离开,这极大地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这几年经过军队反腐曝光出来以后,很多当年往事,才真正地披露出来。想起来,也真有点不寒而栗。

 

总而言之,军队经商绝对是禁忌,但是军工行业转型市场经济,却又是必须的,一方面减轻国家负担,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实际上,很多转型没有成功的军工企业,后来造成的下岗潮也相当严重,只不过时代的发展,抹平了那个时代的创伤,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当事人,很多家庭还留着那个时代的阴影。

 

【军民融合新时代】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体制一旦固化几十年,一定会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而且逐渐形成封闭的“内部人”、“自己人”体系,军工系统尤其容易陷入这种格局。

 

从上一章我们看到的苏联军工产业,如今的美国军工产业,都是因为几十年的固化,形成了封闭的利益体系。这种体系越往后,加上军工技术天然的保密和垄断特性,就渐渐转化为国家层面的军费负担。

 

苏联遗留下来的军事装备

随着大国长时间的相对和平(暗战毕竟不同于热战),很多非军工企业都得到了长期的发展,由于有巨大的全球市场驱动,加上大面积的应用实践,研发经费又充足,又养得起足够的优秀人才队伍,在很多方面,技术水平甚至远超军工产业。如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都被计算机、软件、金融、通讯、汽车等领域挖走了,军工企业很难开得出这一类企业的高薪高期权,留住一流人才并不容易。这种现象在西方尤其典型,在美国搞航天的,大多数都已经年过半百。以美国为例,大名鼎鼎的NASA,对人才的吸引力早已不如微软、FB、亚马逊、苹果这一类的硅谷暴发户。随着经费的削减,NASA已经很多年没有拿出让人惊艳的宇宙探索成果,连玩概念都没有那么起劲了。中国胜在社会制度优势,外加人力资源充分,这方面要比西方强得多,航空领域就有大量的年轻人。

 

可以说,在军事需要的领域,除了禁止民用企业参与的核技术、爆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等(20%),军民通用的技术(超过80%),包括交通物流、通讯、信息技术、芯片、服装等等,民用产业的企业往往能够做得更快,成本更低,质量标准也并不差。很多工业控制领域的技术标准,并不亚于军方。

 

硅谷的暴发户

在这种情况下,引入民企参军,将军队装备采购部分向非军工企业开放,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升装备水平,还可以在军工行业引入“鲶鱼效应”,在僵硬垄断体制的死水潭里,引入新鲜活水资源。

 

在军事领域引入改革,非常不容易,事实上,因为特殊的行业体系,军工行业更容易形成垄断巨头。一旦形成垄断,除非有外部巨大的压力推动,有明确的追赶目标,否则很容易就会失去进取心,或者漫天要价。

 

从美国军工产业的变迁,我们很容易看到封闭垄断的后果。因此及早推进中国的军民融合,让军备产业保持流动与活力,对于节约军费,让国防建设的每一分钱都能够物有所值,这无疑是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

 

【军民融合,性价比更高的国防】

军民融合对中国的最大意义,应该是为中国长远的国防建设,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定价模式。

 

由于军民产业有80%的相通性,也就是说,在军备领域,至少有80%的部分,价格是可以军民产业参考的,由于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而中国工业领域的竞争残酷性,让企业对于性价比的追求,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这就导致凡是中国企业能够制造的产品,很快价格就会降到白菜价。

 

军民两用的半潜船

这方面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航空业需要的碳纤维材料,中国就大量与民用企业合作。而这些民用企业的碳纤维材料,很多都是用于钓鱼的鱼竿(可伸缩的鱼竿,很细的头部要负荷非常重的重量),这种材料的军民两用,大大降低了飞机制造的成本。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小到部队营房的建设,大到飞机舰艇的制造预算,有完整的民用产业做参照,有大量军民融合的企业参与,加上严格的反腐和审计体系,国防建设的经费就能够花到点子上,发挥很好的性价比。

 

以现在的趋势看,如果重回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中国能够把美国彻底拖入泥潭。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是最强大的根基,而这种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防军备形成良好的军民融合,带来的巨大性价比优势,会让我们所有的对手胆战心惊。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会节俭过日子,想起来画面就很美!

 

军民融合除了给国防建设带来极高的性价比,可以继续发挥我军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另外也储备了大量的人才队伍。比如在民用的无人机领域,中国占领了全球超过了80%以上的市场,这其中培养的大量人才队伍,对于促进中国军队的无人机装备,当然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要知道,大疆的无人机,经常被美国大兵私下购买,作为战场侦察之用的,以至于美军不得不发文,禁止军队采购daj无人机。

 

关于军民融合,其实还有很多课题值得研究,比如反恐安防领域,现在的民用企业就已经做得非常好,其实这也是广义的军备,毕竟反恐战争需要大量这样的装备。这方面的军民融合,可以作为空间更大,比如中国的清华同方和海康威视,就在这个领域大显身手。

 

  总而言之,不看口号看疗效,从中国近些年井喷的国防装备,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新时代的人民战争(军民产业融合)的威力。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