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政策公告  > 政策研究

兵器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

来源:国防大学《军民融合》杂志 作者: 时间:2018-05-29 返回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兵器工业作为国防科技工业战略性基础产业,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主战场,通过发挥兵器工业在军民融合进程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聚焦发力,对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01

 
 
 

兵器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历程

 

(一)划经济体制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

 

典型做法是在民企建兵器常规装备动员线。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共组建了300余条武器装备动员生产线,遍及25个省、市、自治区,横跨18个部门,其中部分大型民用企业还成立了军品分厂或处,专门负责动员生产的组织管理和能力建设;一般民用企业按“一厂一角,百厂成线”的模式,在企业设立“动员角”,或管理机构,负责全厂生产动员组织协调工作。动员民用工业企业解决兵器工业生产能力不足的做法,与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出的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更好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其本质是相通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12年)

 

典型做法是建设了一批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一批平战结合、军民兼容项目。1997年成立第一家动员中心以来,主要依托军工集团和地方有关企事业单位组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开展军民兼容项目建设,涵盖装备、后勤和技术支持三大类,涉及武器装备、食品保障、医疗卫生、工程机械和车船维修改装、信息产品、物资材料和物流配送、能源装备、技术支撑等八大领域。其中,兵器工业建设了坦克、火炮、弹药、引信、防护器材、复合材料等武器装备类动员中心和国民经济生产力促进中心、国防工业动员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动员信息中心等技术支持类动员中心;开展了弹体与车轴、子弹与钻夹、弹芯与粉末冶金产品、火工品与民爆器材、身管与曲轴等20余个军民兼容生产线的建设,有效积蓄了动员潜力,满足了平时生产民品,战时快速转换军品的应急应战需要,成为和平时期开展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抓手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全面深化改革时期(2012年以后)

 

十八大以来,兵器工业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产业技术相关、市场有限多元的战略,不断提升军民融合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集团统筹型、产业基地型、科技服务型、主体推动型等四种模式,进一步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推动兵器工业军民融合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集团统筹型。按照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吉水县的要求,集团公司依托兵器四院化工技术研发能力,结合信息子集团自控研发能力以及西安近代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高效农化产品优势,成立了吉水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满足吉水现代农业对先进种植业技术、优质农化产品和精准高效农技服务的需求。

 

产业基地型。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是兵器工业集团与陕西省、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以兵器为主导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该基地承担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研发、军民两用技术转化等重要使命,是促进军工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示范基地;承担西安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20余项军民融合和科技创新任务,是西安市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一区两园三基地”的重要支撑。

 

科技服务型。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首批“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推荐目录”,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入选供需对接、管理咨询两类“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人选创业孵化类“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中兵北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入选科技投融资类“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兵器特色的科技服务。

 

兵工主体推动型。兵器工业企事业单位纷纷主动融入地方军民融合发展。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与阿拉善左旗开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合作,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军民融合发展规划,以试验院为依托,共同建设阿拉善国防科技产业园。以兵器成员单位作为重要内核,推动所在地区军民融合发展,如正在策划的西安市鄂邑区军民融合发展规划,以兵器企业为核心,争取纳入西安市军民融合发展整体布局。北方公司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达成合作,共建国防教育基地及中关村广安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淮海集团、江麓集团等单位主动融入所在地区军民融合发展布局,成为当地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02

 
 
 

兵器工业当前主要开展的军民融合工作

 

兵器工业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努力成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力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兵工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一)强化军民融合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

 

兵器工业集团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集团公司军民融合办公室”,强化了军民融合发展统筹推进职能,加强国家、集团军民融合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协调落实,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发展专项规划编制与推进、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等工作。通过制定《集团公司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为统筹推进兵器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

 

(二)发展兵工特色军民结合产业

 

一是推动兵工特色装备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转化。如集中坦克装甲车辆领域资源发展特种、铁路、矿用车辆等;集中光电信息领域资源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无人平台等产品产业化;集中弹药火炸药领域资源发展民用爆破、环保防护、超硬器材等。二是鼓励民用技术成果向兵工领域转化应用。如聚焦汽车领域智能化、轻量化和新能源化等民用技术,推动装甲车辆技术升级;发挥重型机床领域极限加工、智能制造、服务一体化优势,提升智能装备研发水平;发挥石油与精细化工领域技术优势,开发军用油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材料或产品。三是大力发展军民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等专项工程建设,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的“全国一张网、一个服务平台”建设。

 

(三)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兵器工业集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建立市场化科研竞争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激励”“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5个方面20条措施,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统筹科技资源和持续完善军民融合科学管理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探索以国际化经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兵器工业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两大核心使命,探索“以国际化经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国际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道路。主要做法:利用军贸科研开发和订货提升动态保军能力和武器装备动员能力,构建军贸内装良性互动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发挥军贸溢出效应,打造战略资源、军民融合产品技术、工程建设等国际化军民融合产业平台;统筹军民共用资源,着力建设军民融合全球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03

 
 
 

兵器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主要举措

 

坚持国家主导、市场运作,问题导向、务求实效,协同推进、成熟先行的基本原则,构建有兵工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体系。

 

(一)自主创新军民融合双核管理机制

 

一是围绕武器装备体系、系统研发、基础前沿技术攻关等重大、专项研发任务,以主业为军品的子集团为主导,有效利用军工行业内及行业外民口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优势资源,建立协同化、集约化的研发组织模式。二是围绕武器装备零部件和组件的生产任务和军工重大设备设施制造任务,以民品公司管理模式为主导,充分发挥民口制造加工优势资源,建立市场化、高效化的生产组织模式。

 

(二)深化能力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面向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所有单位,进行军品科研生产能力和结构的深度调整,大幅压缩和调减剩余能力,优化结构,做强核心。二是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推动军工经济融入区域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形成产业链互补、结构布局优化、功能配置合理的军地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局面。

 

(三)优化兵工能力体系和提高效能

 

一是统筹谋划军工能力建设、重大设备设施建设,推动军工能力向专业化、安全绿色、市场化和军民一体化发展。二是进一步扩展军民融合产业空间和市场,向网络空间、太空和海洋领域延伸,扩展海外资源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装备出口、先进装备技术、国际工程承包等市场,形成兵工特色的军民融合国际化发展格局。

 

(四)加强技术、信息、资源融合共享

 

一是鼓励兵工集团所属院所与民口科研单位联合研发,推进军民一体化联合技术攻关。二是对接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网等,围绕军民融合信息共享、资源利用、技术转移,建设兵工军民融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加快资本、人才、设备设施等资源要素的军民互动,实现相互支撑、有效转化、开放共享。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