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专家视角

国防科大曾立:努力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贡献智慧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3-22 返回

3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使国防科技大学的官兵倍感振奋,备战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专家教授更是深受鼓舞。今天,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文章第一篇,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教授曾立,畅谈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感受。

 

习主席在出席此次全国人大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就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出要求。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我们要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在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中走出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征程上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我理解,学校在这次改革中成立的前沿交叉学科学院设立“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考量,就是要加快构建适应学校特点和使命任务要求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大力提升学校在国防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先进科技成果向军工生产能力、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和部队战斗力转化运用的力度,以迎接挑战,抢占机遇,面向未来,赢得未来,为学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洪流中再创辉煌贡献力量。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迎来了充满蓬勃生机的春天,不仅给学校智库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使智库发展面临着必须勇敢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把智库建设上升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遴选了25家机构开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其中就包括了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两家军队单位。如何依托学校打造“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和“两个高地”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国防科技前沿交叉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军队院校、科研院所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道路破解难题,为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诤言、出实招,如何在军队改革的历史大潮中不忘初心、顺势而为、蹄疾步稳、奋力前行、有所作为,既是我们每个“国防科大智库人”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也是我们早日跻身国家高端智库行列的基本前提。

 

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面向国防科技前沿交叉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着眼推动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吸取二战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在科技领域处理“军民融合”相关问题的经验教训和主客观原因,尤其要密切关注当今世界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军民融合”的最新动向,紧贴国防科技前沿发展,特别是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计划,深钻细研国内外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教训和特点规律,把智库打造成为军队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思想库”、国防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的主力军、积极投身科技强军实践的先锋队。同时要向实践学习,特别是要认真分析总结学校在“银河-天河”、北斗导航、风电叶片、磁浮列车、激光陀螺等工程型号领域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体制机制方面,二十几年如一日,风风雨雨终不悔,敢为人先、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子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对学校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践探索这一典型案例,既要“望闻问切”,“对症下药”,为学校军民融合发展事业献计献策,也要找出其中蕴涵的普遍性矛盾和一般性规律,为军队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示范经验,为军委机关决策和制定战略、政策提供对策建议。

 

要运用系统科学学科及相关学科理论深入研究国防科技前沿交叉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内在机理和历史经验。钱学森是我国系统科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重要开拓者。《工程控制论》是钱老在被美国“软禁”和“扣压”期间撰写的开创性著作。回到祖国后,钱老从新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他的“系统科学”学科理论与方法开创了新中国国防科技前沿交叉学科与技术发展事业,走出了一条在党的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独特制度优势、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技术和尖端装备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谱写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事业的辉煌篇章,“银河-天河”等则达到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高度。

 

要依托学校综合化学科体系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和网络信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手段,查找技术短板、识别技术欺骗、精准技术预见,努力探索国防科技前沿交叉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特点规律、未来走势和应对策略。

 

军民融合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尤其需要采取军民融合、开放合作的路径,要牢牢把握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深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的基本要求,秉承在国防科技前沿交叉领域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全链条切实贯彻“军民融合”的理念,不仅要努力探索国防科技前沿交叉领域各相关学科理论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而且要顺应“经济新常态”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大逻辑,积极探索在国防科技的产学研用不同环节之间,以及国防科技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之间实现“交叉融合”、“军民融合”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每次出席全国人大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都会强调推进军民融合,提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学校重塑后新组建的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我们一定要牢记使命、奋勇拼搏,为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发出“科大声音”、形成“科大方案”、打造“科大模式”献计献策、贡献智慧。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