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民参军”,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01
企业代表问:军队和军工采购好像都是设备采购,不知道在服务采购方面有没有规划?
专家答:从2017年的5月30日起,国家在部队采购的维度上全面放开,不仅有设备采购,服务采购也涵纳其中。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也一直秉承着“产品+服务”的采购理念,拿信息安全领域来说,面向民企的服务性采购在IT、网站运维、安全评估等领域比比皆是。
02
企业代表问: 我们的产品其实很有竞争力,但是始终没有被军工采购市场注意到,怎么办?
专家答:被动地让人发现,想参与进来是很困难的,一定要增加主动性。要不断地参与到部队和军工的招投标之中,同时与军队和军工所属的院所、院校积极开展联合研究,也是很好的一个方法。
03
企业代表问: 基础性科研成果要在军工市场落地,少不了要向军工单位的领导汇报,请问有没有什么好的渠道,可以让我们的理念和产品进入领导们的视野?
专家答:每年,军工系统都会举办与民企交流的产品展示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啊。
04
企业代表问: 国家军民融合政策的呼吁一浪高过一浪,我们公司也有志于将军民融合市场作为未来的主战场,但是国家的军民融合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还不太了解,也有点担忧。
专家答:从去年开始,在研究项目上军队就面向民企全面放开,事实上军用的先进技术大概有70%来自民间,民企与部队和军工的融合其实是不存在所谓的壁垒的。
05
企业代表问: 关于军民融合,我们企业大都是知道点在哪里,但是路径怎么走却不清楚,国家的军民融合政策到底如何落地?军民融合对于我们民企的机会到底在哪里呢?
专家答:军民融合是一种发展方式,通过军民互补实现互相促进。以前的国防、军工口条条框框限制多,采购大都采用指定分配的形式,现在条框大大淡化,一切制度方向都是为了要充分发挥民企的技术优势,作为企业要寻找机会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
06
企业代表问: 国防科技系统以前的那些束缚民企的条条框框,国家是否有强制性的解除措施?
专家答:一系列军工采购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就是国家落地军民融合政策的有力措施之一。以前在军工系统,一有采购都是下达给与军工内部相组合的团队A,现在所有的招采信息都在公开平台面向全社会发布,择优录取。任何民企都可以向军工集团提供方案,A、B、C……都有机会被选中。
07
企业代表问: 我们在与某军工单位会谈时,人家告诉我,对军民融合,现在就是两头热中间冷。
专家答:这其中的确会有一个磨合、分工、整合的过程,比如在一些军工集团,随着领导干部的人事更迭,可能会带来暂时的些许混乱,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定下的总精神基调,我们一定就会不断向着这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