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专家视角

王凤岭:我军现代化建设需要拥有一流军事理论

来源: 作者:王凤岭 时间:2018-05-23 返回

习近平主席指出,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有一流军事人才、一流军事理论、一流军事科技。军事理论是军事行动的先导。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军事理论,必将引领军事建设、军事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落后时代发展的军事理论,必将成为军事建设、军事行动的羁绊,并导致被动挨打。进入新时代,我军要建设现代化军队,需要创新发展中国独特的一流军事理论。

 

明确我军一流军事理论的本质定位

 

习主席关于“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的论断,提出了新时代我军军事理论创新发展的本质定位、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是构建我军一流军事理论体系的指导依据。

 

引领性。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军自建军起,就锁定了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本质属性,就从政治上规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规定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军事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统领作用。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引领下,我军的发展建设和战争实践,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伟大胜利,既丰富了中国军事理论,也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

 

独特性。我军军事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根植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的沃土。中国革命的胜利充分证明,军事实践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有符合中国国情、政情、军情、民情实际的特色鲜明的军事理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才能逐步形成适应驱除鞑虏、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和维护国家安全、领土与主权完整、海外权益、免遭他国侵略等现实情况的军事理论体系。

 

科学性。科学性是判断军事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我党我军的军事理论,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经受了长期检验。毛泽东军事思想已被充分证明是具有科学性的产物,它揭示了我国所经历的战争规律,并提出了符合实际的赢得战争的指导理论,指引中国革命力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指引我们在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西沙海战中赢得了多次胜利;指引我军建设不断向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挺进。

 

时代性。军事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军现代军事理论,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而产生、发展。以推翻反动统治为时代特征的军事理论、以打赢机械化战争为时代特征的军事理论、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时代特征的军事理论,使我军现代化军事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空天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海洋时代和新军事革命、新科技革命、新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制胜机理的深刻变化,必然要求我军军事理论体系的发展适应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需要。

 

系统性。具有思维与认知的系统性是军事理论完备、科学和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军事理论的系统性,反映了包括国防建设与战争实践、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的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的整体筹划与从上至下的军事行动指导。只有通过战略思维、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和正确判断,来研究构建结构层次科学、要素内容完备、逻辑关系顺畅的我军军事理论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理论研究分散化、孤立化和碎片化等问题,指导我军现代化的整体建设。

 

构建完善的我军一流军事理论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一流军事理论体系,既是基础性工作,更是创新性工作。既要科学设计军事理论体系结构,也要科学设计军事理论体系内容。在我军军事理论体系结构和内容设计上,似应突出军事指导理论、军事运用理论、军事建设理论和联合作战理论四大部分。

 

军事指导理论。我军建军后,确立了党指挥军队的根本原则,这是党对军队指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军事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对我军军事理论的各领域和军事实践的各层面起着统领作用和普遍指导意义。我党我军先后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等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得到创新发展,我党军事指导理论引领中国人民、人民军队取得了战争和建设的不断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针对国家面临的多样化安全威胁的新形势,立足实现民族复兴强国梦的新目标,围绕强军胜战的新任务,对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判断,提出了强军目标、战略指导、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练兵备战、人才为本、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重要理论,开创了我党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为丰富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深化军事指导理论方面,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在新时期的强军思想。

 

军事运用理论。历史上,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战略战术,把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完美结合、创新运用,内涵极其丰富,并在战争年代应用自如、用兵如神。人民战争的伟大理论,无论在中国战争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都记下了浓重的一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我党我军从研究战略形势特别是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入手,提出了各个时期的军事战略需求、国防力量使命任务,遏制和打赢战争的战略指导、战争准备基点、基本作战思想以及军兵种战略等专项战略理论;从研究对手作战思想和作战行动入手,提出了我军打赢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的制胜机理、作战原则、作战形式、作战样式、力量运用、作战方法、作战指挥、综合保障、战时政治工作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作战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为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力量应对多种威胁的多样化运用提供了战略、战役和战术理论指导。完善军事运用理论,应当围绕贯彻落实和丰富完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创新各层面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运用理论。

 

军事建设理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我党都十分重视发展军事建设理论,提出了军事领导体制、“三结合”武装力量、边海防、国防动员、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国防教育、国防法规、军民融合等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理论与政策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提出了军队政治建设、战备建设、体制编制、教育训练、军队管理、军事科技、后勤和装备建设、军兵种建设等专题理论。在国防和军队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建设中,发挥了探索规律、破解难题、研究对策、助推实践的重大作用。完善军事建设理论,应当以新时期军事战略为指导,以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从国情军情出发,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军民共建现代化国防。

 

联合作战理论。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使我军真正认识到了联合作战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国防与军队改革,我军提出了联合作战指导思想、原则、力量、指挥、战法等联合作战理论,建立了中央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建立了联合战区机会机构,开展了常态化的联合训练演习,实现了人民军队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完善联合作战理论,应当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立足点,以科技兴军强军为手段,以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为途径,以实兵体系对抗训练演习等,升华联合训练、联合作战理论。

 

推进我军一流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

 

推进我军一流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前行的系统工程。军事实践永不停步,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应当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坚持系统研究、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不断认识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探寻新规律、推出新成果。

 

坚持以强军思想为魂与纲。创新发展我军一流军事理论,必须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强军思想为魂与纲,准确把握强军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力求在国家战略指导、战争规划、战略威慑和未来战争形态、军兵种战略等战略理论深化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在人民军队战略转型、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非战争军事行动、新时代治军管理等军队建设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在联合作战、指挥决策、力量运用、战役战法等作战理论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在领导体制、指挥体制和力量结构等军制理论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在军事训练、国防动员、军事外交、维护国家海外权益等理论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创新发展我军一流军事理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盯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和军事科技发展,立足新时期国家战略目标对军事战略的需求,兼顾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情况,以我军信息化建设与联合作战运用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以创新战争理论和作战理论为重点,发掘军事理论创新的生长点,正确回答军事理论体系内容的整体结构、纵向层次、横向领域、要素配置、相互关系的问题,正确回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回答未来我军和谁打、何时打、在哪打、打啥仗、怎样打胜仗等重大问题。

 

完善军事理论研究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我军一流军事理论,必须完善我军军事理论研究创新领导管理体制、科研运行机制和模式。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坚决清除徐才厚、郭伯雄的流毒和余孽,在政策、制度、程序上一视同仁、公开公正公平。要从源头上解决顶层设计、需求牵引问题,统筹军事理论研究规划、计划、任务、内容,科学调配、管理和转化军事理论研究资源、项目、成果,推进军事理论研究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的现代化。要加紧梳理军内外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为加快形成“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军事理论研究布局提供支撑,为军内外各类军事智库的军事、科技理论研究提供支持、资助,尽快消除军事理论研究分散化、碎片化、随意化等问题,提高军事理论研究的整体创新效益。

 

建设创新型军事科研人才队伍。发展我军一流军事理论,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关键。要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以政策制度来保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锻造培养一大批忠诚党的军事科研事业的军地智库群体和专家学者队伍,减少和杜绝理论研究的浮躁风、名利风、忽悠风,形成能者上、愚者下和干者上、看者下的良好氛围,为造就具有国际先进学术水平的名家大师、国内同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提供施展才华的科研大舞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求真务实,宣扬正风正气,反对崇洋媚外,杜绝哗众取宠。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