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发出了“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伟大号召。努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是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必要之举,是打造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要求,是强国强军的形势所需,是人民军队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要努力弘扬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时代精神,营造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良好氛围,按照科学有效的方法路径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民军队各项建设。
以更新理念为先导。要把握战斗力生成规律,更新思维方式和建军理念,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牢固确立创新驱动、信息主导、体系建设、质量效益的理念,从思想认识上来一次大破大立。从新的时代特征审视创新的地位,把握新时代条件下创新具有的整体性、联动性、迭代性、超越性特征;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创新的价值,深刻认识创新对占领先机、赢得主动、谋求优势、奠定胜算的战略支撑价值;从备战打仗认识创新的作用,未来网络战、太空战、无人战、智能战等将成为新的作战样式,充分认清创新对提高新质战斗力的贡献率。
以军事理论为指引。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要发挥军事理论指引作用,围绕创新型人民军队怎么建加强军事理论探索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我军特色的创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为我军“弯道超车”、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科学理论引领。紧紧扭住战争和作战问题,把打赢强敌对手作为第一靶标,把设计未来战争作为重中之重,系统学习研究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研究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加强核心作战概念和作战理论开发,不断在制胜机理、战争设计、作战构想、作战指导和战法创新上探索突破。
以自主创新为关键。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着力在重大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前瞻性引领性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上取得突破。紧紧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军事电子信息、太空、网络攻防、纳米、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等关键性领域和高端芯片、发动机、关键电子元器件、军用特殊材料、软件等技术瓶颈问题上实现自主式突破,解决一批国家急需、决策关切的“卡脖子”问题,把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应对大国战略博弈和军事竞争增添底气。
以军民融合为依托。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军队建设需同步进行。坚决打破军队内部、军事科研、军工企业与地方互不借鉴、互不支持、互不融合的壁垒,加快推进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大协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需求上,部队提需求地方来承接,在“民先于军”的技术领域,充分依托地方来完成;地方提需求部队来承接,在“军先于民”的技术领域,要在不涉密的前提下逐步转向民用。在科研上,部队智库要走开“小核心、大外围”科研路子,与地方智库开展充分合作,借鸡生蛋,借智登高。在技术上,部队要积极引入地方先进大数据技术推进军事大数据建设。在环境上,部队要大力借鉴地方开展智慧地球、智慧工厂、智慧社区等先进经验,开展“智慧军营”建设。在活动上,地方要积极拥军优属;部队积极拥政爱民,奋力执行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
以科技练兵为手段。掀起科技练兵热潮是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手段。再好的高科技、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列装部队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达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才能真正产生战斗力。要激发部队练兵热情,克服“恐高”心理,加紧训练,把武器装备蕴含的巨大威力发挥出来。要注重运用科技训练手段,大力发展高科技模拟训练装备器材,通过运用兵棋推演、仿真演练、智能训练、远程控制等高新科技设备系统,提高军事训练的逼真度,给军事训练插上科技翅膀。还要通过开展实案化实战化军事训练,检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战场耐受力和稳定性。
以打造人才为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和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证。特别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院校主渠道作用完善协作培养机制,发挥在职训练的大课堂作用建立岗位练兵机制,发挥换岗锻炼辅助作用建立复合培养机制,发挥人才示范作用建立精英式人才选拔机制,发挥作战效能牵引作用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发挥新型作战力量主导作用建立科技人才调控机制,全方位全领域打造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以创新文化为动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动力在崇研尚新的创新文化。要尊重官兵创新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浓厚坚持真理、敢为人先、协同攻关、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要遵循创新规律,鼓励成功,宽容失败,为创新主体主力减压减负增能;要崇尚学本位、研本位,淡化官本位、利本位,摒弃学术浮躁、追名逐利,营造正确的创新价值取向;要构建完善有利于释放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的组织形态、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政策制度,让具有潜力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