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政策公告  > 行业动态

美国防科技部门如何促进军民协同创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9-13 返回

加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是推进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为借鉴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经验,本文以美国国防科技组织管理的两个代表性机构——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为例,总结分析美国国防科技部门组织军民协同创新的方式和特点。

 

美国国防科技军民协同创新的组织方式

 

NASADARPA组织实施国防科技项目可以分为获取需求、转化为科技项目、选择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项目成果应用五个阶段。美国国防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方式体现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确定科技计划和项目

 

国防科技项目的确定要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1.获取任务需求,确定科技计划

 

NASADARPA的科研任务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上级指定需求。NASADARPA均承担上级交办任务,NASA在行政上直属总统管理,具体政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共同制定,DARPA主要承担国防部的重大研究任务,以及部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起的科技计划。

 

二是自主凝练需求。NASA在实施上级部署战略的过程中会纳入社会需求,NASA应用工程组通过与工业界保持密切联系来寻找具有广泛意义又可以应用航天技术成果来解决的问题,外部机构对这些问题解决方案的需求是NASA很多项目的来源。DARPA通过借助专业机构和广泛调研来凝练任务需求。DARPA下属的国防科学研究委员会(由全美最顶尖的20—3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约20位项目经理组成)每年7月都会召开持续约一个月的理事会夏季会议,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讨论和辩论,最终形成若干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会后成立工作组对确定的研究方向进行细化后再拆解成技术群。

 

三是向社会征集获取需求。NASA除了承担上级指定的任务外,也承担少量的商业任务,以满足社会需求。DARPA会采取举办工业日或开放日活动、发布公告的方式向外部公开征集项目,当外部提交的项目建议符合DARPA的项目定位和当前阶段研究需求时,DARPA会考虑予以资助。

 

2.对任务需求进行分解,转化为系列科技项目

 

NASADARPA在确定科研任务需求后,需要经过分解、研讨等方式将其转化为能够实现任务目标的一系列科技项目。NASA接到上级的任务部署后,会根据实际需求对任务进行拆解,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项目。DARPA的项目经理会对需求信息进行分析研讨、概念验证,最终形成完成研究计划的技术发展构想。技术构想获得DARPA正副局长、技术办公室主任等肯定后,项目办公室便发布公告征集技术解决方案。

 

(二)面向全社会选择项目承担单位,并采取动态调整、目标导向方式管理项目

 

尽管NASA拥有自己的研究中心,而DARPA则全部依靠外部机构完成科技项目,但两者对科技项目的管理基本类似。

 

1.通过招标和直接资助方式面向全社会选择项目

 

承担者

 

一是通过项目招标选择研发团队。NASA的大部分研发任务对外招标,只有约20%的项目交由下属10个研究中心完成。NASA总部主要通过发布公告征求研究方案,采用同行评议程序进行评选。NASA下属研究中心也可以申请公告的研究项目,其提交的研究提案需经过同样的同行评议程序。DARPA向所有潜在参与者发布公告进行项目招标,然后对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执行概要(简要的方案说明书)进行筛选,对于获选方案,会通知提案人呈交白皮书(更详细的方案),新的方案通过审查后会要求提交更为具体的建议书,由相关科学审查团队和审查官员组织严格的论证,并针对每份建议书制定书面评价报告,最后中标的提案将获得合同。

 

二是直接资助。NASA除了直接资助下属研究中心外,每年都会把一些研究项目直接交给高校承担并提供资助。DARPA项目经理每年参加大量学术会议和活动,一方面了解和掌握技术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寻找有能力的研发人员直接给予资助。

 

除了以上两种常用方式外,DARPA还通过科学计量方法分析发现研发团队。DARPA拥有自己的大数据搜索工具,如果发现两位科学家同时在攻克同一课题,但采取的技术路线不同,会对他们分别给予资助,从而防止两人今后潜在的重复研究,而两人也省去了反复的经费申请。

 

2.采取分阶段资助、动态调整方式进行项目管理

 

NASADARPA对项目实施采取分阶段评估和资助的方式,并建立了项目实施调整和淘汰机制。NASA设有独立计划评估办公室,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的形成、批准和执行等阶段)开展独立评估,对项目是否符合NASA的愿景和目标、项目执行是否符合计划等进行评估,以决定项目是否进入下一阶段。

 

DARPA项目启动后,管理团队会为每个项目制定一系列技术成果里程碑,作为项目在各个研究阶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评估标准。项目经费按照通过/不通过的里程碑节点分阶段划拨,只有完成当前阶段工作并取得预期成果的项目才会获得继续资助。DARPA在项目实施中,项目经理还会不断会见全国各知名研究人员,了解最新研究进展,从外部吸纳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有效的信息,只要新的技术方案的水平超过现有方案,更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就会取消原来的项目。DARPA每年有20%左右的技术方案被取代,有些项目会被末位淘汰。

 

3.根据项目确立的目标进行项目验收

 

由于在确定项目之初就在招标公告、合同、协议等文件中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因此项目验收自然就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标准。NASA由独立计划评估办公室进行评估,DARPA则由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支撑机构,以及DARPA的咨询专家提出评审建议,项目经理做出评审决定。

 

(三)从创新链条各环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NASADARPA从科研立项到成果商业化各环节均考虑技术应用,确保开发出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军事和国民经济中去。

 

1.项目立项时将技术向军民转化纳入考虑范围

 

NASADARPA在科技项目立项时,均会考虑科技项目完成后在军民方面的应用。NASA在科技项目策划阶段就要探索项目成果商业化的方法和途径,识别出项目开发和运营阶段的主要商业机会。DARPA在项目设想阶段也需要考虑未来需求,并制定技术转化计划,并会开展一些互补性的研发项目为技术商业化提供支撑。DARPA聘请了各军种、国家地理情报局、国防信息系统局和国家安全局派驻作战联络员到DARPA局长办公室工作,作战联络员根据各军种的实际问题配合DARPA制定技术研发计划,使技术更好地满足军种需求。

 

2.引入技术需求方参与项目研发,确保研发方向正确

 

NASA项目实施中,参与人员除NASA的技术人员外,还包括要求该项目的政府机构或工业企业的人员,这样的任务安排机制为后期的技术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DARPA在研究团队组织上,同一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可能来自军方、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政府部门,这样可以依靠大学解决基本的科学问题、研究机构和企业解决应用与发展问题,并通过与军方、政府等需求方沟通了解产品的潜在需求,锁定性能,不断完善产品。

 

3.采取多种方式转移项目成果,促进成果走向军民应用

 

一是与军方建立人员交流和合作机制,向需求方推介技术成果。NASA有很多与军方合作的项目,其研究中心常常与军方基地共处一地,一方面方便与军方交流和为军方服务,一方面军方也能及时了解NASA研究情况以促进技术成果在军方应用。DARPA与军方建立了互派联络员和请军官实习机制,加强双方了解,促进新技术向军方转化。

 

二是建立技术转移网络,为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美国政府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管理部门、政府研究机构均建立了技术转移机构,形成了全国技术转移网络。美国国会授权NASA负责管理联邦政府资助的科技成果的转移工作,与国防部、能源部等联邦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了全美技术转移网络,参与资助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6个区域技术转移中心。此外,NASA总部及下属研究中心、DARPA自身也建立了负责技术转移的服务机构。

 

三是通过各种方式公开项目成果,向社会开放技术信息。NASADARPA采取了建立开放的项目成果及转化应用数据库、出版项目研究情况和成果、召开项目交流会等方式公开项目成果,将技术信息扩散到最广泛的群体,不遗余力地推动项目成果转化。

 

4.支持企业利用项目成果创新创业,推动技术商业化

 

由于大部分科技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才能应用,为此,NASADARPA采取了多项举措。其一,支持外界开发利用项目成果。NASA设立了创新伙伴计划,提供种子经费吸引研究机构参与NASA关键技术的开发,引导工业界、学术界、政府机构和国家实验室共同投资和合作来催熟技术,推动NASA的技术向社会转移。DARPA对于一些军民两用但一时难以在军方应用的新技术,会资助一些高技术企业或者初创企业对技术进行改进,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商品投入市场,待技术和时机成熟后再促使国防部采办。其二,根据市场需求对技术进一步开发。为促进技术成果应用,NASA会对技术成果应用潜力和企业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其三,设立孵化器培育新兴企业。NASA的技术转移网络包括9个孵化器,有的由NASA资助,有的由NASA与当地政府、大学等共建,主要培育可能会用到NASA技术的新型企业,通过提供商业和技术支持服务提高参与公司的成功率。

 

对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推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一)充分利用全社会科研力量,提高国防科技创新水平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应该在国家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又需要依托并植根于国家创新体系,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尚不明显,而国家创新体系支撑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也远远不够,应打破障碍,加快两个体系的融合发展。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在组织国防科技计划过程中,放宽视野、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将任务需求通过脱密处理、分解为系列科技项目,采取公开招标为主、直接资助为辅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寻求最好的研发人才、最佳的技术来源,从而提高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建立项目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国防科技创新效率

 

科研不是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NASADARPA在项目实施管理中采取了分阶段评估和资助的方式,及时停止没有取得进展的项目,以避免科研资金浪费。尤其是DARPA,科技项目初期方案选定和资助对象确定后,项目依旧是开放的,随时吸纳更新的技术方案和更有效的技术信息,确保科技项目以最快的方式推进。

 

为提高国防科技创新效率,宜摒弃将科技项目当工程项目管理的传统做法,逐步采取分阶段资助、动态调整的方式管理科技项目,定期评估并及时调整,甚至淘汰没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另外,部分项目可考虑引入竞争机制,同一个项目选择资助两个研发团队,以降低项目选择风险、促进研究团队之间的竞争。

 

(三)围绕军民需求将技术应用纳入国防科技创新全过程管理,确保科技成果供需对接

 

国防科技成果适应军民需求是其能够转化运用的前提,为了确保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从军民技术需求出发确定科研任务。在确定任务需求时,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面向军方、各管理部门、社会等方面调研需求的机制,着重考虑军方需求,兼顾民用需求,力争效益最大化。将这些需求作为研究方向,既确保国家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又确保科技计划符合发展实际和现实需求得到满足。二是以需求为着力点,将成果应用贯穿到科技项目始终。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对预期技术的军民融合进行铺垫,在考虑使技术满足军方需求的同时,考虑技术的商业化可能性并制定技术应用方案。在项目团队选择过程中,可要求用户方参与,既使得项目成果能够更好满足需求,又使得用户更加熟悉技术,从而便于技术转化运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有需要,还可针对技术成果应用需求开展一些具有互补性的研发项目,为技术商业化提供支撑。

 

(四)建立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军民应用

 

科技成果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具有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交易流程复杂、外部性强等特点,需要专门的服务体系来促进其应用,国防科技成果也应向全社会转化。

 

建立国防科技成果公开的服务体系,向社会开放技术信息。可采取项目成果信息数据库、网站、公开出版等方式向社会公布成果信息,并提供便捷的技术获取服务,确保技术信息能够得到广泛传播。

 

建立科技成果转移的技术转移网络,为技术转移提供服务。在国家、科研管理部门、地区和研究机构等层面建立专业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形成全国技术转移网络,为政府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提供服务。

 

部分技术成果转化还需要提供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服务支持。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除了为企业应用技术成果提供服务、资助和科研资源支持外,对于尚不成熟的技术,还需要研究机构自身或资助企业进行二次开发,使其符合市场应用需求。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