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协会活动

防控小知识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十问十答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2-17 返回
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为大家准备了新冠肺炎防控
十问十答
让大家充分认识
传播途径、科学防控传染病


提问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什么症状?
专业解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但是部分人起病轻微,可能没有发热症状。

提问者: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专业解答:截止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明确了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提问者:什么是飞沫传播?
专业解答:飞沫是指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均可从口腔或鼻腔喷出飞沫,距离小于1米的人际接触,常可吸入对方喷出的飞沫,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支气管镜检查或气管插管,给患者翻身、拍背或进行心肺复苏时,也可能吸入患者喷出或咳出的飞沫。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喷出的飞沫中,可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人在吸入这些飞沫后,有可能造成感染。

提问者:什么是接触传播?
专业解答:接触传播包括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患者或病菌携带者。间接接触传播是指皮肤或黏膜接触患者或病菌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或接触被这些体液污染的物品、器具等。手常常扮演着间接接触传播的媒介,手在触摸被病菌污染的物品或器具后,通过揉眼、挖鼻等,使皮肤和黏膜沾染病菌。

提问者:了解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专业解答:
1.尽量少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聚餐聚会,与人接触要保持安全距离。
2.到人多密闭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疗机构就诊等情况正确佩戴口罩。
3.保持手卫生,学会正确洗手。注意咳嗽、打喷嚏用纸巾、口罩等遮住口鼻,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不用手接触口眼鼻部位。

提问者: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吗?
专业解答: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所以,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这种飞沫传播防护措施,足以保护普通公众不被感染。大家不必恐慌。

提问者:空气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开窗通风安全吗?
专业解答: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一般在1-2米内,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从这个角度讲,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建议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但是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提问者:什么是粪口传播?
专业解答:所谓的粪口传播,是指粪便或患者呕吐物中存活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污染了食物、水等,然后通过污染的食物、水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病从口入”,就是对粪口传播的通俗说法。

提问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能说明主要传播途径发生变化了吗?
专业解答:尽管目前从个别早期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粪便标本中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病毒,提示感染病毒后,病毒在消化道内也可以增殖。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分析表明,发热、乏力、干咳仍然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粪便中分离到病毒并不意味着该病主要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仍为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为主,粪口传播的作用和意义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提问者:粪口传播如何预防?
专业解答: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是否能通过“粪口传播”尚无定论,但对于公众,尤其是餐饮从业人员,预防疾病的“粪口传播”依然十分重要: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容易污染的物品后要正确洗手。
2.水果和蔬菜使用前应清洗干净。
3.不要生食,蔬菜、肉类应炒熟吃,水果最好削皮,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并注意及时洗手。
4.提倡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